各研究生培养单位:
为切实做好2026年预毕业研究生图像信息采集工作,确保毕业生学历、学位电子注册及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制作等相关工作的顺利进行,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采集对象
预计于2026年毕业(含上半年和下半年)的研究生(含来华留学研究生);预计2025年12月毕业尚未采集过的研究生。
如已采集过学历相片(即学信网已有学历相片),不能再次采集。
二、图像的使用
采集的图像将用于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和相关毕业材料的制作,同时也是作为学校上报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以下简称学信网)用作学历证书、学位证书电子注册的唯一图像。
三、采集安排
校区 | 采集时间 | 采集地点 |
相思湖校区 | 2025年11月3日(星期一)11:00-14:00 | 文化研习基地1楼大厅(民大附小对面) |
思源湖校区 | 2025年11月3日(星期一)11:00-14:00 | 图书馆一楼创新创业学院活动室(走廊尽头玻璃房) |
武鸣校区今年上半年已随本科生进行图像采集,本次不安排集中采集。尚未采集的研究生,可自行前往新华社分社进行采集或在集中拍摄当天自行前往相思湖或思源湖校区进行采集。
四、采集流程
(一)获取采集码
1.获取途径:
须通过学信网学信档案、学信网微信公众号或学信网APP下载本人采集码,保存至手机相册(操作指南详见附件)。
2.注意事项:
(1)建议至少提前1天完成下载,避免现场网络拥堵。
(2)采集码为个人学籍信息凭证,请勿泄露他人。
(二)现场采集
1.携带手机按校区时间至指定地点,向工作人员出示采集码供扫描核验后进行图像采集。
2.拍摄后,请当场核对确认拍摄效果,后期不予重拍或修改。
3.尊重摄影工作人员,按序排队,服从现场管理,确保高效完成拍摄。排队等待时请不要大声聊天喧哗,以免影响楼内学习工作。
五、拍摄要求
采集的照片属于互联网大数据人脸识别比对标准档案照片,须与学信网上的录取照片进行人证比对(相似度须达85%以上方为通过)。为减少误差,请务必高度重视,须认真严肃对待。具体要求如下:
(一)着装规范
1.因拍摄背景为蓝色,禁止穿蓝色上衣,避免带有英文字母或职业标识的服装,建议穿着正装(如衬衫、西装等带领服装)。
2.衣着整洁,不得穿吊带、背心、高领或带绒毛的衣物,不得穿高领衣服挡住脖子。
(二)仪容要求
1.头发需扎起(不梳丸子头),不得遮挡面部(眉毛、耳朵、脸颊),禁止披肩发。
2.不得佩戴眼镜、发饰、耳饰、项链等饰品。
3.禁止化浓妆,以免导致学信网身份核验不通过或结果不确定,从而影响学信网毕业和学位电子注册。
(三)拍摄姿势
坐姿端正,抬头挺胸,双眼自然睁开,目视前方。双唇自然闭合,不得张嘴。
六、费用及缴费方式
(一)标准:15元/人(含图像采集及制作费)。
(二)缴费流程:由各培养单位统一代收后扫码转账至新华社广西分社指定的支付宝账户,具体转账时间另行通知。
转账备注格式:民大研+学院+人数(示例:民大研文学院20人)。备注控制在10个字以内。
七、注意事项
(一)仅支持线下采集,图像采集工作由新华社负责。请采集对象按时参加本次集中图像采集。因故无法参加本次校内集中图像采集的,须于2025年11月10日前自行前往新华社分社(网址:https://www.xinhuacu.com/#/home/collectionCenter)进行补拍。
(二)图像采集完成约一个月后,新华社会将照片上传至学信网。学历相片一经上传,学信网即对学历相片与录取相片、国家人口库进行图像比对,核验身份。参加学历相片采集的研究生,须自行登录学信网核对学历相片,核对内容为学历相片是否已上传、学历相片是否为本人等。如有错误,请务必及时上报所在学院,由所在学院统一报送研究生院。请勿因对拍摄效果不满意而反馈相片有误。如学信网已有学历照片,除照片与本人不符外,一律不得进行二次图像信息采集。
(三)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学生学籍学历电子注册办法》(教学〔2014〕11号)第十七条“学校应完整填报学历注册信息,信息不完整的不提供网上查询”之规定,未按要求进行图像信息采集或学历相片未通过校验的毕业生,将无法在国家备案系统中注册学历和学位信息,也无法发放毕业和学位证书,所造成的一切后果由研究生本人负责。请各位预毕业研究生高度重视。
八、工作要求
请各单位高度重视,及时传达通知,组织采集对象按要求完成图像采集工作。
附件:图像采集码获取途径
研究生院
2025年10月27日